傳承東吳文脈,講好蘇大故事。2019年以來,蘇州大學博物館為迎接我校120周年校慶,對場館和場地作了全面優化和升級改造,一個恢宏壯觀、品類豐富、特色鮮明、雅俗共賞的學府博物館精美呈現,彰顯我校百年歷史文化底蘊。
院士展廳、古籍展廳、捐贈展廳全新亮相,實現以文化人
博物館精心布局和設計的院士展廳、古籍展廳和捐贈展廳經過暑期緊鑼密鼓的施工改造和展陳完善,在下半學期陸續對外開展。
司馬德游泳池展廳南北墻面原是滾動燈箱,經過設計改造后現已成為介紹蘇州大學53位院士生平的特色展廳,明亮的頂部燈帶與底部玻璃的藍色波紋交相輝映,一幅幅院士的像片鏡框齊正肅穆地環繞四周,場面壯觀,令人竦然動容。
我校是國務院2008年頒布的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百年典藏,承載學史。為推動學校文脈資源的共享和開放,博物館與圖書館合作,將我校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8部善本古籍的書影融入詩、書、畫、印等元素,作了情景化的藝術展陳,努力實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倡導學子讀書勤學、獨占鰲頭。
蘇州大學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慷慨捐贈和熱忱支持,為此,博物館與校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合作共建了捐贈展廳。展廳將朱敬文基金會、唐仲英基金會、香港周氏基金會、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捐贈項目以及社會各界通過捐贈在我校設立的獎、助學金項目作了一一介紹,同時為敬文圖書館、恩玲藝術中心、炳麟圖書館、云軒樓、王健法學院、金螳螂建筑學院學術交流中心等標志性建筑專門制作了逼真的建筑模型,令觀者賞心悅目。
校史展廳優化升級,激發愛校、愛國情懷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博物館有針對性地為我校博物館校史展廳布展“東京審判中的東吳精英”作了訪談和調研,綜合運用UV軟膜燈箱、光電、聲像等新技術手段,重現東京審判歷史場景,展現十位來自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精英——檢察官向哲濬、檢察官首席顧問倪征日奧、檢察官顧問桂裕、鄂森,檢察官秘書裘邵恒、檢察官秘書兼翻譯高文彬、首任法官秘書方福樞、法官秘書楊壽林、翻譯官劉繼盛與鄭魯達的當年風采。將具有鮮明政治特色和時代主題的校史題材融入到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激發廣大師生的愛校、愛國情懷,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環境育人作用。
此外,對我校近年來發展狀況和輝煌成績的展示內容也作了數據更新和優化展陳,并將學校主頁“方塔發布”中我校各項排名指標通過顯示視屏滾動播放。
改在小處實處,體現服務意識
自2019年始,博物館全體人員實行上下班刷卡制,每月公布考勤記錄,保證了工作人員每日按時到崗,不提前離崗。
下半年在多個增設展廳相繼開放后,為了方便初次來館者瀏覽和參觀,博物館不僅重新規劃了館內的導覽路線,將司馬德游泳池展廳樓梯通道對外開放,同時在路口醒目位置重新設計并安放了導覽圖,又在地面醒目的路口處設置地標指引,使觀者一目了然。
此外,博物館利用展廳過道布置了溫馨的閱讀休息區,開架放置各類刊物和校友經典文化讀物,為觀眾提供閱讀、交流和休息的舒適空間。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博物館充分考慮廣大師生、校友、社會觀眾以及黨支部學習教育活動等服務對象的多樣化需求,設立黨員先鋒崗,由黨員同志模范帶頭,志愿服務,放棄雙休日休息時間,義務增加周六開館,同時雙休日只要有團隊預約,博物館有求必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博物館務求在工作實踐中中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