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器人是如何實現精準摘草莓、摘黃瓜的呢?”“我們能做3D模具嗎,都是怎么實現的”“《終結者2》中那樣炫酷的機器人真的存在嗎?液態金屬為什么會如此神奇?”“人工心臟是怎樣與身體組織并肩作戰的呢?”9月12日,機電青年大講堂系列之“科創面對面”活動在陽澄湖校區圖書館大報告廳順利舉行。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陳再良,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袁紅,學院相關科研團隊指導老師,以及全體2017級、2018級本科生參加本次活動。活動由2017級輔導員陳愷主持。
機電青年大講堂是機電工程學院打造的特色學生活動。此次以2018級新生入學為契機,學院聯合致力于本科生科研培養和能力提升的科研團隊傾力打造“科創面對面”活動,讓青年學子充分了解專業內涵,體驗專業前景,感受科研魅力。
活動伊始,陳再良總體介紹了學院的科研實力與團隊情況,工科學生參與實踐,參與科研,培養動手能力的重要性,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袁紅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和運用好這樣的平臺,熱愛專業,投身科研,尊敬老師,收獲成長。
隨后,各科研團隊老師依次上臺為學生們介紹團隊的科研項目與成果。機器人與微系統研究中心的李相鵬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制作微機器人良好材料的液態金屬,它們可以像生物體一樣攝入“食物”,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能量,從而維持機器人的自身運動;王蓬勃老師通過大量的視頻、圖片介紹了農業機器人的廣闊應用領域,譬如農作物的播種、施肥、摘取等方面,向同學們展示了機器人的研究發展現狀。人工器官研究所的張柳笛老師,通過許多成功的實例詳細地介紹了目前人工心臟取得的卓越成果,幫助人類生命得到進一步延續……老師們精彩紛呈的介紹,引得同學們不時的驚嘆和掌聲。
“在了解到老師們的科研工作后,我感到由衷的敬佩。科學研究是一項高尚偉大的事業,需要具備勤奮好學,踏實苦干,努力鉆研的精神。作為剛剛步入大學的機械系新生,我非常想加入老師們的團隊,近距離接觸科學研究,獲得豐富的見識、閱歷?!?/span>2018級機械類新生楊世晨感慨道。同時,新生謝尚建表示,夢想中的蘇大不負所望,老師們刻苦鉆研的精神,讓只注重課本知識的自己倍感慚愧,今后將刻苦努力,打好基礎,盡早加入老師們的團隊!”
路漫漫其修遠兮,本次“科創面對面”青年大講堂活動為學院的本科生與科研團隊教師溝通搭建了交流平臺,有利于引導本科生提升專業認知、拓寬專業視野,營造學院嚴謹踏實的科研學術氛圍。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在老師們的精心指導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踏實嚴謹的態度,科學創新的思維,打開科研之門,向未來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科研團隊展示:
【機器人與微系統研究中心(省重點研究室)】
【微流芯片應用前景】

楊浩
【微能源與柔性電子器件】
劉會聰
hcliu078@suda.edu.cn
【液態金屬柔性微機器人研究進展】
李相鵬
【農業機器人科研項目介紹】

王蓬勃
【軟體機器人、柔體3D打印】
金國慶
【生物制造研究中心】
【人工器官研究所】
張柳笛
liudi@suda.edu.cn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研究所】
李文利
wlli@suda.edu.cn
【高速精密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楊宏兵(工業工程系)
張煒(實驗中心)
張克棟(機械系)
zhangkedong@suda.edu.cn
【激光制造技術研究所】
孫承峰(實驗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