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推動AI與教育深度融合,助力教育數字化轉型與創新人才培養,3月29日,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中國計算機學會蘇州分部、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舉辦AI+時代教育變革與未來發展研討會。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王新,“碼蹄杯”程序設計大賽(江蘇賽區)負責人洪研江,我校教務處處長方亮,未來校區管委會主任、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吉偉,百度集團高校合作部總監李軒涯、副總監計湘婷以及來自中國計算機學會、相關企業、高校和中小學的代表們參加會議。會議由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計算機學會蘇州會員活動中心副主席王進主持。
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塑教育形態,“AI+教育”成為熱議焦點,此次研討會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的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新路徑。方亮從構建AI賦能的立體化教育體系、建設虛實融合的創新實踐平臺、培育面向未來的新型師資隊伍等三個方面,分享了學校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創新領域開展的探索與實踐。
為進一步整合資源,推動人才培養向創新化、實踐化和高質量方向發展,我校與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合作共建碼蹄杯編程實訓基地(蘇州大學),會上舉行了授牌儀式。
“碼蹄杯”程序設計大賽作為教育部認可的白名單權威賽事,旨在挖掘和培養優秀的編程人才,提升參賽者的算法和編程能力。李軒涯指出,編程能力是計算機領域從業者的必備核心技能,希望同學們珍惜比賽機會,在競賽中不斷磨礪技藝,實現自我成長與突破。
現場,來自浙江大學、東南大學、百度集團的專家教授圍繞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的前沿話題展開深入探討。他們結合自身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和行業經典案例,分別就“學科大模型研究與實踐”“人工智能賦能中小學跨學科教學的路徑與思考”以及“AI 時代下創新思維及工程能力的養成思考——以百度500萬大模型人才培養計劃為例”等主題進行了精彩的報告分享。
分會場上,省人工智能學院、高校組、中小學校組展開分組研討,深入交流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及實踐經驗,探索如何將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教育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助力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積極順應時代潮流,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專業培養方案,打造了“AI+X”交叉融合培養體系,為學生構建了多元化的知識架構。同時,開設了“AI創新人才培養菁英班”“X+ai新生研討課”“人工智能通識”產教融合系列講座,帶領學生從多視角認識AI、擁抱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