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我校在天賜莊校區紅樓學術報告廳舉辦“東吳映古城 姑蘇再煥新”2025年蘇州大學五四特別團日活動。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查佐明,蘇州市姑蘇團區委書記卞瑋佳出席活動,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相關學院負責人,商學院、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的團員青年代表和全校團干部等參加活動。活動由校團委副書記徐娜主持。
活動分為“古城煥新,青年聚力”和“校園啟新,青春領航”兩個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寶貴財富,要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不僅要在物質形式上傳承好,更要在心里傳承好。蘇大青年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在古城開展“惠寒”社區青春行動,在古城保護的社會實踐中交出了“青年何為”的蘇大答卷。
團支書代表宋天逸匯報了團支部組織引領團員青年以青春對話歷史,在生生不息的古城文化中汲取到奮斗動力的難忘經歷。志愿者代表孫晨峰講述了“惠寒”志愿者們參與社區實踐的青春故事,并向全校團員青年發出了加入古城守護“八個一”行動的號召。青年教師代表孫俊芳作《青春如炬 古城煥新——青年與古城共新生》微團課,她表示,以創新思維解構古城保護的世紀命題,用專業學識守護姑蘇的根與魂,這既是蘇大青年對歷史的溫情致敬,更是面向未來許下的莊嚴承諾。
現場,卞瑋佳和商學院黨委副書記黃曉輝共同為蘇州大學“古城煥新”社會實踐團授旗。
為上好“行走的思政課”,用“青言青語”講活思政“大道理”,講好實踐“小故事”,講透時代“大趨勢”,不斷拓展實踐育人的新路徑,校團委和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黨委打造了我校首條“青年學習社”線路——“經緯知行”青年學習社線路。
團委書記于潛馳和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甄勇共同為“經緯知行”線路揭牌。該線路以多元化的形式將理論學習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可傳播”的潮酷體驗,幫助團員青年在知行合一的學習體驗中,感受文脈傳承的力量,增強文化自信。
擁抱AI時代,共赴數智未來。結合團員青年需求,校團委與數據資源與信息化建設管理處共同研發了“蘇州大學團屬智能體”,用科技賦能青年工作,著力構建“觸手可及”的智慧共青團服務體系。
查佐明、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參與團屬智能體主創設計的青年突擊隊學生代表共同發布蘇州大學團屬智能體。
查佐明在總結講話中向全校團員青年以及奮戰在團學戰線的同志們致以節日問候,并向青年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向下扎根,在躬身實踐中夯實青春底色。把基層一線作為向群眾學習的大課堂、磨煉意志品質的大熔爐和創造工作業績的大考場。二是向新而行,在科技融合中呈現發展亮色。要讓古城成為青年創新的試驗場,提供更多的“青年方案”,也要讓課題研究、實驗室成果在古城更新中落地生花,切實提升服務地方發展的青年貢獻度。三是向上生長,在團團賦能中彰顯斑斕花色。他勉勵大家要以“古城煥新師”的身份,攜手繪就“青年與古城共生長”的平江新圖,在江南文化的數字轉譯中書寫姑蘇繁華圖。
與會團員青年一起重溫入團誓詞,齊唱團歌。團日活動在昂揚的團歌聲中落下帷幕。
古城煥新展風華,青年有為啟新章。學校共青團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引領廣大團員青年爭做古城文脈的守護者、科技賦能的開拓者和文化自信的傳播者,為譜寫“雙一流”建設蘇大新篇章和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