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8月24日至8月27日,我校舉辦“傳承·立德”2025年新教師始業培訓暨入職宣誓儀式。校長張橋,校黨委副書記鄧敏出席活動,我校相關學院負責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全校300余名新教工參加活動?;顒?/span>由鄧敏主持。
張橋向新教師代表頒發?;?,贈予《蘇州大學校史》《倷好蘇大》,并講授“入職第一課”。
張橋回顧了蘇州大學125年發展的歷史底蘊和光榮傳統,從改革發展進程中的機遇與挑戰出發,展望了學校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中的發展態勢和未來愿景。他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學校將緊扣“1個目標、2個提升、3大法寶、4條路徑”,繪制戰略藍圖,聚焦內涵發展,矢志改革創新,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他勉勵新教工要心懷“國之大者”,堅定理想信念,不畏困難挑戰,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四個面向”,融入大家庭、學到真本領、成為大先生,以蘇大人的精神情懷和奮勇拼搏,為學?!半p一流”建設再譜新篇,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趙承良代表資深教師發言,他圍繞“感恩、情懷、融合”三個關鍵詞,分享了從教十六年的心路歷程和切身感悟,希望全體新教師常懷感恩之心,堅守教育情懷,勇于融合發展,在人才強校、服務地方和國際化戰略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價值。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教授盛金宇代表新教師發言,號召全體新教師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與抱負,自覺將人才培養、教學科研工作與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融合起來,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潛心立德樹人,努力科研報國。
在跆拳道奧運冠軍、體育學院副教授鄭姝音的領誓下,全體新教師高舉右拳,面向國旗作出莊嚴宣誓,傳遞出奉獻教育的堅定決心。
入職宣誓儀式后,全體新教工參加了為期四天的始業培訓。培訓圍繞“初識東吳”和“教育家精神涵養”兩部分展開,包括現場授課、線上數字平臺學習、國情研修、社會實踐等豐富內容。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江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兼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李兆豐教授,以“卓越教學與人才培養”為核心,系統探討了教學工作的核心價值、教育理念的時代變革、人才培養的改革實踐路徑,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在賦能教學創新中的應用方向。江蘇省大數據智能工程實驗室主任、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朱巧明教授介紹了大模型基礎知識、科學研究范式演變和大模型時代科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他號召新教師勇于接受未知與挑戰,積極擁抱變革和機遇,堅守科學精神,提升AI素養,推動學術研究創新發展。
江蘇“時代楷?!?、江蘇省“最美醫務工作者”、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對外合作處處長、副主任醫師耿直,回顧了他和團隊十一年來在開展困難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公益救助項目的不懈努力和感人故事,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第五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國獎獲得者、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楊聰,圍繞“大學新教師的自我修養”主題,結合自身經驗,分享了對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方法、立德樹人工作的規劃落地以及大學科研的開展思路等方面的感悟。
培訓期間,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介紹了學校人事人才、教學科研管理、師德師風、財務管理、校園安全等方面的主要政策和重點工作,并圍繞教師提升教學能力、開展有組織科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與新教師進行了深入交流,對新教師未來職業發展提出了中肯建議。新教師們赴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參觀調研,現場感受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作為蘇州城市地標、文化名片和藝術高地的魅力,共同體驗江南文化與現代藝術的交匯融合。
本次新教師始業培訓是我校強化教育家精神引領、落實“鑄魂潤心”強師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之一,旨在幫助新教師完成角色轉變,提升專業素養,適應崗位要求。黨委教師工作部將持續為廣大教職工提升政治素質、師德素養、業務能力和育人水平搭建發展平臺,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助力我校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