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蘇州大學建校125周年,弘揚江南文化藝術精華,3月22日上午,由我校博物館和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春在東吳——江南名士書畫作品收藏特展”在校博物館正式開幕。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顧平,蘇州博物館研究館員潘文協,博物館首任館長張朋川,東吳書畫研究院院長華人德,相關收藏家代表,我校藝術學院師生代表,博物館工作人員以及教職工書畫協會會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承載歷史與藝術的江南文化盛宴。開幕式由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馮一主持。
馮一簡要介紹了蘇大博物館的歷史及展覽相關情況。他指出,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始終堅持弘揚傳統文化、彰顯人文底蘊、承載大學精神、擔當育人使命,這是博物館的職責和不懈追求。
藝術學院院長王柯表示,江南名士書畫是地域文化的“基因密碼”,本次展覽溯流125年校史長河,為師生提供研習經典的現場,也為社會架設感受江南美學的橋梁,是對蘇大校慶的真摯獻禮。
展覽策展人、博物館館長李超德指出,校博物館始終肩負收藏、展示、研究和社會服務四大功能。展覽立足校園、輻射社會,秉承“稽古唯新”原則,強調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展示和研究、教學與科研相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師生員工的審美與鑒賞水平。
張朋川宣布展覽正式開幕。他將所有與會嘉賓比作“春天的使者”,希望師生觀眾在作品傳達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氣息中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本次展覽共展出135件江南名士的書畫作品,涵蓋清代和民國時期政商名流和飽學之士、現當代著名學者和書畫家的作品。其中,既有潘奕雋、潘世恩、潘曾瑩、潘遵祁、潘祖蔭、張之萬、吳大澂等清代官宦和文苑精英的翰墨之寶,又有二十世紀杰出書畫家吳湖帆、張大千、李苦禪、程十發等人的書畫作品。同時還有蘇大校史上楊永清、吳梅、蔣吟秋、呂鳳子、黃人、章太炎、鄭辟疆、錢仲聯、費孝通、柴德賡等杰出校友的作品。

展品 呂鳳子人物 呂存藏
此次展覽以書畫藝術為紐帶,彰顯了我校扎根江南、賡續文脈的使命與擔當,不僅是學術的對話,更是對江南文脈的守護與活化。展覽將持續至5月23日。
當日下午,吳門畫派傳承創新研討會在紅樓會議中心召開。研討會匯聚了校內外諸多知名學者、收藏家、藝術家,共話吳門畫派的當代傳承與發展。